夜辞巴山出秦川,西风送我入楚山。
在列车的轰鸣中醒来,望向窗外,列车正驶过巫山。峰峦如聚,回崖叠嶂凌苍苍;略有寒意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列车过了长江,到达宜昌市。简单洗漱一番,便乘车前往三峡大坝,那夸张的排列队伍差点惊掉我的下巴。来到售票处,被告知今天的人流承载量已经最大了,罢了罢了,你们去排,我就不添堵了。了解到屈原故居就在前面的秭归县,遂直接前往。
相比较而言,屈原故里就冷清多了。屈原祠坐落在长江边上,遥望三峡大坝。在我的印象中,能用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先人,这一份殊荣,应该就只有屈原了,可见屈原在古代百姓心中的地位。屈原的前半生可谓位极人臣,入则与王同室,出则会见诸侯。而后遭小人排挤,谗言陷害,半生颠沛流离。
自古以来,诗人墨客大都时运不济、命运多舛,坎坷的生平往往都盛产不世之佳作。追溯起来,屈原算是首位。屈原忧愁忧思而作的《离骚》,实在是古代文学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明珠。除文学方面,屈原的爱国情怀也值得敬佩,纵然楚国国君昏庸,纵然举世皆浊,忧君忧国之心不曾减。而后怀王被囚,楚国国破,屈原心死,身投汨罗江,令人扼腕。
乘车离开秭归,回到宜昌,再转车前往长阳县。天已黢黑。
第二天兴冲冲的坐车来到清江画廊景区。还没到入站口,傻眼了,又一次切身感受到人从众的壮观景象。那超长的队伍像是一条长龙,哦,不对,是长虫,一挪三停,缓缓向前蠕动,还根本望不到“虫”头。有点打退堂鼓了,但还是本着“来都来了”的态度,说服自己,转身投入到人潮里去。有那么一刻,是有点理解灭霸的心情了。
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,终于登上观光船。一大早的好心情有一些受损,不过清江画廊的山水很快就修复了我的心情。水流天际,天接云涛。观光船向前疾驶,两岸青山接踵而至,尽显姿态。还没停岸下船,便遥遥感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热情。锣鼓喧天,唢呐齐鸣;彩旗招摇,山歌唱起。登上岸,有一种错觉我们是刚迎亲回来。
清江是巴人的发源地,武落钟离山上敬奉着巴人的祖先:廪君。曾经我一直以为我家乡巴中,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巴”,这么看来,这里与我的家乡也是颇有渊源了。登顶武落钟离山,眺望寰宇。清江环抱青山,青山倒落碧影。画船横渡,水鸟高飞。果然不负“八百里清江画廊”之美誉。正是:
日色轻烟淡鳞光。秋风散落入长阳。
一江碧水缈无际,两岸青山轮入场。
舟横渡,鸟轻翔,八百里清江画廊。
最是相思巴楚地,清歌听处莫断肠。
回到山下,准备再登船离开。无奈来时条“巨虫”也来到了这里,只得一声叹息,投入到人潮去。好在,热情的土家人民身着民族服饰,在排队的广场上,上演精彩的节目,排队登船的我们也不至于无聊。
登船回程中,日渐西沉,波光粼粼。偶尔两岸传来土家人民的山歌,想起一些往事,不觉心伤。
回到长阳,夜幕即至。赶上回宜昌的末班车,望着浮天水,目送无穷树。恍然,感觉自己像是一棵随风飘零的蓬草,风定而落,风至又起。
放眼青天外,山色有无中。
清江如画里,远望晓晴空。
云重蔽落日,目断送归鸿。
夜暮西风起,前路又飘蓬。
第三天来到襄阳,因为之前耽搁的时间太多,跳过了预先计划中当阳、荆州,直达襄阳。可惜天公不作美,襄阳一直下雨,前两天穿短袖的我不得不拿出外套。可纵然下雨湿冷,也挡不住我追寻古迹的脚步。
来到古隆中,也就是诸葛亮的故居。历史上著名的典故:三顾茅庐、隆中对就发生在这里。在那个年代,足不出户,孔明便知天下事,客观地为刘备分析天下之势,早早制定天下三分的策略,实乃神人也。正是隆中一番论,天下始三分。而后孔明追随刘备,运筹帷幄,鞠躬尽瘁,已是后话。
来到武侯祠,祠堂香火未绝,宗像遗臣肃清高。孔明一直都是我国历史上智慧与忠臣的代表,虽壮志未酬,但备受后人景仰。
孔明的茅庐已经不在了,取而代之的是明朝一个襄王的陵墓。那襄王羡慕诸葛亮的茅庐风水好,把它给拆了,给自己修了坟墓,真是可惜可恨。好景不长,后来李自成大军攻破襄阳,又把襄王给刨了出来,让你拆人家的房子,自己的坟也被人挖了吧,也是一报还一报。
隆中的纪念堂里面记录着孔明出山前的生平,孔明师从庞德公司马徽,广交名士,还与当时的荆州诸侯刘表有亲戚关系。孔明每自比管仲、乐毅。是时天下大乱,有如此大志,岂会甘心卧龙。
据说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,相貌并不是太好看,但孔明丝毫不介意。两人伉俪情深,相敬如宾,也算一段佳话了。果然成大功之人必有非常之处。
向着隆中更深处走去,有一座小山,山上伫立一座楼阁,唤作腾龙阁,大有卧龙腾飞之意。山气日夕佳,一湾绿水绕青寒。茂林修竹,清风徐来,花草幽香。如此寂静优雅之地,果然有高人隐居于此。
诸葛村夫,好生清雅!
游玩隆中之后,返回襄阳城区,时间尚早,于是登上襄阳城楼。俯瞰襄阳城。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比如金庸老先生著名的《神雕侠侣》中郭靖镇守襄阳的事迹,人物虽然是杜撰,背景是元宋之间的战役。元灭宋花了五十多年,其中元攻下襄阳就用了三十多年。可恨的是宋朝当局者,外有蒙古大军压境而不知体训一线将士守战之苦,内宠信奸臣贾似道而仍然醉生梦死,如此之国,焉能不亡。
当晚直接坐上前往武汉的动车。预定青年旅社,洗却一身疲惫,睡候明日到来。
第四天早早起来,前往有着“天下第一楼”美誉的黄鹤楼。
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于战火被毁了许多次,如今的黄鹤楼也是近代修建,但并不影响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感。黄鹤楼上最著名的莫过于崔颢的那首题诗《黄鹤楼》: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至今读来,仍觉荡气无穷也。这首诗甚至被后人称作唐人七律之首,连后来的李白也为之折服。但桀骜自负的诗仙岂会就此罢休,嘴上说着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,暗地却在南京凤凰台,仿崔颢的格律,写下《登金陵凤凰台》,欲一较高低,诗曰: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不愧是诗仙,浑厚大气之境油然而生。余以为《黄鹤楼》虚实意境更为悠远也,所以,这一轮,诗仙败。
一千年后,终于,也轮到我登场。正是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楚天极目,秋风萧瑟,江水浩荡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遂仿两位先贤手迹,直抒胸臆,写下:
楚天千里江汉流,秋风散入黄鹤楼。
崔颢题诗传千古,李白搁笔岂罢休。
江山胜迹多骚客,我辈登临又吊秋。
共看楼外长江水,一波浩荡一波愁。
要是能重来,我要学李白。
游完黄鹤楼,再前往武汉长江大桥。大桥如同一道天堑,横跨长江。站在大桥上,武汉江景尽收眼底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而后,在江头相约大学好友。在他乡,能遇故人,真是倍感亲切。
下午,同朋友一起,拜访湖北博物馆。其实我发现,各地的博物馆陈列内容大致都一样,无非就是些出土的瓷器、铜器展览,以及本省历史文化介绍等等。不过湖北博物馆有两件镇馆之宝让我是慕名已久,一件是越王勾践剑,一件是曾侯乙编钟。
首先在顶层展馆见到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。剑身有点短,跟想象中有点差距,出土到现在,两千多年都不曾锈蚀,剑锋仍然锐利,隐隐还能感受到剑身的寒意。
一人撑起了博物馆一层的门面,就是曾侯乙这位先人了。这位爱好音乐的同志,也算他运气好,几千年来,墓穴未曾盗过。被现代人挖掘出来,其编钟保存完好,算是我国甚至世界上记载最早的乐器了。虽然不懂得其玩法,但可以遥想到千年前人们做工乐器的智慧,对音乐的热爱。
果然,音乐,是人类共通的语言。
四天的国庆旅游落下帷幕。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行走在旅途中,永远都会有各种不期而遇。偶尔的感动会让内心温暖许久,偶然的邂逅也为旅程增添色彩。
今夜且逐西风去,明日当引彩云还。
阁下文笔细腻,真叫人拍案叫绝,看得吾好生羡慕,空了定当去巴楚游玩一番
👉 挺好的 👈
**文笔可以哦